3月31日21时45分,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调控中心(以下简称省调)致电发令,浙能镇电9F燃机11号机组能够关停。当值主操远控停机,机组降负荷。
22时08分,负荷归零,机组解列。跟着发电机组与电网别离,该机组退出发电序列。
22时15分,机组彻底熄火。当值人员进行70多项检查操作。巡检员前往现场逐次封闭天然气调压单元进口阻隔阀,停运开式冷却水泵,检查发电机开关方位状况。
9F燃机11号机组,是坐落蛟川大街虹桥村的浙能镇电老厂区最终一台执役的发电机组。它的退役意味着,矗立在甬江北岸近五十年的老镇海电厂完结了前史使命。
谢幕了!从前轰鸣的发电机组被盖上棉罩,总是咯吱作响的廊桥和旋梯不再传来脚步声。这座曾点亮整座城市的发电厂,步入了年月的终章。
当值主操朱军,1990年进厂,从9F燃机11号机组2003年制作开端,她就一直是机组的运转人员。当晚,朱军一边操作一边嘀咕了好几声“舍不得”。不过她和记者说,不舍之余也充溢自豪:“作为电力人,能和老电厂一同看护万家灯火,深感荣耀。”
事实上,电力人的荣光正在薪火传承:宁波石化开发区泥螺山脚下、新泓口围垦区,两座更高规范的新年代电厂,将续写“电力强省”的精彩蝶变。
前史的棹桨一挥之间,是充溢遥想的跨过。老电厂区域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迎来改造,变身成为甬江科创区“青创港”,好像这半个世纪集结的涅槃力气,演绎这片土地新的故事。
上世纪70年代曾经,作为海防前哨的宁波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展开过大工业建造,经济开展较慢。从1952年到1980年的28年里,宁波市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加6.8%,比全国8.5%年均增速低得多。
跟着局势改进,经济建造重回议事日程。为开展交易和渔业,中心规划布局,兴修镇海新港区、清水浦渔业基地。为缓解省内燃料缺少问题,省委决议建造浙江炼油厂。但无论是国家的落子,仍是当地的筹谋,电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。
彼时的浙江,全省电力都是“开展等电”。上世纪70年代初,浙江终年缺电,频频拉闸限电。宁波电力状况也很严重,宁波仅有一家动力企业装机总容量仅1.1万千瓦,全市供电缺口需求新安江水电站远程输电。
港口、炼油厂带来的巨大电力需求怎么保证?为完结电力自给自足,浙江省决议在镇海县临江公社虹桥大队建造镇海发电厂。电厂项目与镇海新港区、渔业基地、炼油厂并称宁波“四大工程”。“四大工程”从根本上改变了宁波在浙江社会经济开展中的位置,为宁波变革开放后的经济腾飞奠定了柱石。
镇电项目1974年11月经国家方案委员会和水利电力部同意建造。1975年4月,镇海发电厂工程指挥部树立。5月,华东电力设计院完结初步设计。1977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兴修。
其时的虹桥村,只要农田坟茔和苍茫江滩,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、转业军人、产业工人和农人会聚到这儿,戴着柳条织造的安全帽、住着干打垒式的工棚、喝着能嗅出泥腥味的自来水,热情高涨地投入建造。施工高潮时30多家施行工程单位参加,人员5500多人。
在那个物资缺少的年代,只要使命感、热血和热情鼓舞着我们。镇电退休工程师徐云达在回想其时建造场景时不由眼眶湿润:主厂房开挖时,人们安排劳作队徒手挖泥;收购人员竭尽借、调、赊各种方法保证建材及时到位;起重作业人员用平板车在滂沱大雨中接连推挪17个小时,将逾百吨重的发电机定子从宁波火车北站运到虹桥工地……
渗透汗水的脚印,总算化成了轰鸣的旋律。1978年12月25日,镇电一号燃油机组建成投产。次年9月22日,二号燃油机组建成投产。这两台12.5万千瓦燃油机组悉数由我国自行设计、自行制作、自行装置,承当了其时浙江省三分之一的用电负荷。
1985年12月至1990年6月间,镇海电厂四台20万千瓦燃煤机组先后建成投产。至此,镇电具有6台发电机组,装机总容量105万千瓦,成为其时浙江最大的火力发电厂,也是浙江首座装机容量超百万千瓦的大型火力发电厂,一度承当宁波市悉数用电负荷。
正是有了镇海电厂,旧日入夜后萤灯昏昏的三江六岸,从此光亮遍照、江岸生辉。
浙能镇电燃机发电工程部主任金宏亮,1985年进厂,从业四秩的他见证了老电厂的“二次创业”。据金宏亮回想,90年代后半期,跟着大容量、高参数发电机组如漫山遍野般登上电力行业舞台,镇电这座旧日“百万大厂”渐失光环,呈现了设备老化、功率缺乏等实际窘境。
在其时,浙江电力作业也在探索中探路,破解“资源小省”与“经济大省”的对立。1998年,浙江被国家列为“厂网分隔、竞价上网”商场化变革试点,树立浙江电力商场后开端步入“竞赛性电力商场”阶段。在“竞赛性电力商场”中,电厂需求经过竞价机制来确认电力价格。因而,要想在竞赛中取胜,电厂有必要逐渐的提高发电功率。
面临种种应战,镇电人决计走出“舒适区”、推陈出新。从1999年开端,镇电历时六年对4台燃煤机组进行技能改造,将本来20万千瓦的单机容量增至21.5万千瓦,机组可靠性和发电能力到达其时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。
与此一起,镇电还施行“油改气”改造,于2003年退役撤除了1978年、1979年投产的两台燃油机组,并在它们的旧址上兴修两台35万千瓦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。31日当天退役的11号机组,便是这两台燃机之一。
“油改气”改造的标志性动作,便是在2003年末施行折叠爆炸,撤除了服务于燃油机组的150米烟囱。这是其时亚洲爆炸撤除的最高修建物,所选用的折叠爆炸方法也是初次在亚洲露脸,是当之无愧的“亚洲榜首爆”。
镇电人不断在创业、立异的道路上开疆辟土:他们发动供热改造,使用发电过程中发生的余热,向社会供给集中供热服务;还使用技能优势拓宽对外事务,翻开省内电力检修商场。
除了技能更迭、事务拓宽,镇电在“二次创业”中还进行了与年代同频的基因重构。
2000年,镇海电厂从方案经济年代的国有企业,改制成为浙江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,后依据浙江省电力体制变革要求,镇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划归新树立的浙江省动力集团有限公司(浙能集团)办理,成为其中心动力财物。
镇海电厂,这座传统动力巨头,籍此向更高效、愈加多元的现代企业转型。正是镇海电厂的要害动力支撑,保证了国家级严重石化产业基地的供电与供热,保证了宁波夏冬用电顶峰平稳,并为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、杭州第19届亚运会等严重活动保驾护航。
年月流逝中,镇海电厂始终是区域经济开展的动力引擎、宁波电网的主力支撑。但变迁的齿轮曾经所未有的速度滚动,旧日郊野跟着全域城市化进程变成了地铁奔驰的现代都市,新质生产力布景下的镇海“新四大工程”也提出了绿色转型的新要求,虹桥厂域也被赋予了甬江北岸开发的必定轨道。
2016年2月,镇海区政府、镇海电厂签定《关于镇海电厂区域全体迁建结构性协议》。走过“雄关漫道真如铁”的昨日,镇海电厂向“长风破浪会有时”的明日大步跨进。
2016年10月起,浙能镇电选址于宁波石化开发区的2台660兆瓦清洁燃煤机组项目、2套430兆瓦的燃气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项目相继发动。至2025年3月18日,两个项目4套机组均经过168小时试运转并网发电,投入商业运营。
到今日,老厂区的2台燃油机组、4台旧燃煤机组、2台燃气机组都已关停退役。它们累计发电2188.06亿千瓦时。小小一隅的镇海电厂,在我国的电力史上留下了精彩的一笔。
老机组的句点,是新机组的起点。东濒灰鳖洋、南靠新泓口围塘饲养工程、北至澥浦大河延伸段,浙能镇电的新址,充溢着繁荣的气味:白绿相间的修建外立面与错落有致的厂区环境照应,两台燃煤机组宣布消沉的轰鸣,全封闭式气膜煤仓经过自动化传送带将煤炭直接运送至锅炉……
现在,浙能镇电总装机容量达287万千瓦,估计每年可运送超100亿千瓦时的电能。这一数据适当一个中大型城市悉数家庭全年的用电需求。一起,节能减排作用十分显着,每年减排二氧化硫、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超600吨。
曾在老厂区从事了10年环保运转作业的李柏丰,现在在新的浙能镇电从事环保专工的作业。这几天,他担任企业升岗考试的主值:“集控中心正在遴选主操,有应知、应会、仿真机等考核内容,要求分外严厉。”
李柏丰神色仓促,在仍以“镇电路”命名的厂区骨干路上三步并作两步。这条路上,都是像李柏丰这样的年青力气,一如1975年的那条“镇电路”。
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总有人正年青。镇电人甚至于广阔镇海公民,回忆之中将永久烙下老厂区的擎天烟囱和甬江上的桨声灯影。
本年,镇海电厂将完结全体搬家闭环,旧址将进行城市有机更新。新近出炉的《宁波市镇海区甬江科创片区(招宝山、蛟川、庄市大街)疆土空间总体设计(2021-2035年)》(大众征求意见稿)显现,镇海电厂周边区域有望成为宁波甬江科创区“青创港”中心区块。
甬江北岸的又一次空间重构,令人期许。科创的“笔触”,必将和50年前的大工程相同,赋予这片土地芳华颜色和簇新光辉。回来搜狐,检查愈加多